近日,福建高院发布2024年度福建法院“十大执行案件”,清流法院《福建某房地产公司系列执行案——多管齐下,实现各方利益“最大公约数”》入选。
案情简介
某房地产公司在清流县开发的两个楼盘,自2015年3月后因资金链断裂烂尾停工,承建商、购房业主、工人、预缴购房款人等123个当事人先后向清流法院起诉。诉讼中,清流法院保全查封了楼盘一未出售的42间店面、楼盘二土地使用权及少量在建工程。2020年4月起,上述债权人陆续申请执行,申请执行标的包括支付工程款、工人工资、逾期办证违约金、退还预缴购房款等款项达5149万元,以及为业主办理产权登记。因楼盘未达到验收条件,无法办理产权证,业主多次到县政府维权。
清流法院多措并举推进案件执行:一是点面破局,促成“一揽子”解决方案。因案涉42间店面网拍卖无人竞买,且资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,在清流法院多次组织协商后,申请执行人、承建商和业主一致同意:以变卖流拍价1280万元将案涉42间店面抵债给承建商,承建商负责完善楼盘一后续设施,使其达到验收办证条件,并放弃对楼盘二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主张权利;业主在办理产权证后放弃违约金。二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。及时向县委专题报告,政府牵头成立由住建、自然资源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,定期召开联席会议,分析研判形势,制定盘活方案。三是督促承建商履行义务。根据达成的方案,清流法院督促承建商向住建局专户缴纳后续建设款项,由住建局对款项及后续建设项目施工进行全程监管,确保楼盘整体竣工验收。四是依法处置楼盘项目。启动楼盘二土地使用权及在建工程司法拍卖,最终以1382万元价格成交。2024年10月,72户购房业主均顺利办理产权证,清流法院依法对在建工程拍卖所得款进行分配,12位工人优先受偿工资19万元,37位预缴购房款人按债权比例分配剩余款项。至此,烂尾九年的两个楼盘得以复建,闲置资产得到盘活,信访多年的业主取得产权,工人工资全部得到保障,普通债权获得较高比例受偿,实现各方共赢多赢的效果。
综合评述
烂尾楼盘影响民生福祉、社会和谐稳定,如何妥善处置是当前司法实践的重大难题。本案找准各方“最大公约数”,通过“一揽子”方案盘活2个九年烂尾楼盘,实现多方共赢,具有较好示范作用:一是坚持府院联动。清流法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,形成政府支持、法院主导、部门联动的司法处置模式。二是促成以物抵债。面对涉案店面多次流拍困境,引导各方通过以物抵债方式引入复建资金,为盘活烂尾楼盘找到突破口。三是平衡各方利益。清流法院在承建商和业主有意愿以物抵债实现其各自利益时,坚持利益衡平原则,关注预缴购房款人利益,促成各方达成整体处置方案。四是突出保障民生。以实现业主办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,全力维护购房者生存权益,并优先保障工人工资,切实增进民生福祉。
来源: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